时间:2022/5/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年3月31日,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昭通市有关专家石安宪、宋维际、程金鹏等5位农技推广研究员、高级农艺师组成立项审查专家组,在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五楼会议室召开《草地贪夜蛾监测技术规程》《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程》立项质询会。参加会议的还有市技术监督管理局标准科及昭通学院、昭通市、昭阳区、大关县植保植检站参与本标准编制的技术人员。会议由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科罗燕科长主持。会上,编制单位昭通学院的项目负责人马永翠就“草地贪夜蛾监测技术、防控技术规程”编制的工作基础、必要性、可行性、创新性等做了详细介绍,专家组通过听取项目负责人的介绍、查阅项目申报书、相关附件材料以及当前全国及昭通的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情况,一致认为:草地贪夜蛾是年首次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主要为害对象为玉米,而玉米是昭通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该虫入侵昭通三年来,每年发生面积均在20万亩以上。由于昭通山地、河谷等多种地形交错,草地贪夜蛾的迁飞为害有其地域特点。为了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年昭通学院积极争取与云南大学联合,对昭通市境内的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及防控情况,并在昭通11县区设置草地贪夜蛾系统监测点70余个,邀请11县区植保技术人员和部分乡镇农技人员参与协调每周1次的监测信息报送,在大关和彝良两县开展越冬研究两年。年在巧家、彝良开展综合防治示范亩,在11县区植保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基本摸清了草地贪夜蛾在昭通的迁移为害特点及防控技术,总结集成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其中“一种迁飞性害虫的田间发生危害研究试验装置”申请获得国家专利(ZL23308539.3)授权,“滇东北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的制约因素分析”一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云南大学学报(CSCD)上。由于该虫属于近年新入侵中国的迁飞性害虫,国内现有的技术规程不能满足昭通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监测防控实际,项目组根据研究成果积极申报编制符合昭通实际的监测和防治技术规程,以更好的为昭通各级农技人员和农户提供指导。两项规程对保障粮食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经审查,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两个标准的立项审查。

昭通学院将以此标准编制为契机,加强与市县区植保部门合作,积极推进科研+应用,强化产学研结合,引领昭通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王道娇王松

马永翠

王道娇王松胡茂芳(实习)

王朝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2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