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人口排云南第三位的彝良县今年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与千里之外的黄江镇密不可分。在国家东西部协作扶贫中,东莞黄江对口帮扶云南昭通的彝良县。记者获悉,为确保贫困户脱贫后不返贫,全面奔小康,黄江镇委书记叶锦锐于6月17日率队赴彝良县就持续深入推进扶贫协作进行考察。在帮扶双方的联席会上,黄江镇向彝良县捐赠扶贫协作资金万元。 彝良所需、黄江所能 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而彝良县贫困人口总量排云南第三位,脱贫压力尤其大。年以来,黄江镇与彝良县结成帮扶对子,双方坚持“彝良所需、黄江所能”,不断创新协作思路,拓展合作范围,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在黄江彝良携手奔小康工作联席会议上,双方重点就扶贫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并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 记者了解到,过去三年,黄江对口帮扶彝良,紧紧围绕精准扶贫惠民扶助政策,积极筹措资金,统筹推进贫困乡村道路、饮水、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帮扶项目工程在彝良开花结果,深刻地改变了当地贫困户的生活面貌。 叶锦锐率队走访了在彝良县牛街镇水田村“黄江镇帮扶示范基地”。年黄江镇在这里投资5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蔬菜大棚建设,大棚建成后,每年年初育辣椒苗,苗出棚后种辣椒,辣椒出售后种植瓜果蔬菜。该项目让多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至今已产生经济效益40多万元。项目负责人表示,村里不少人由于需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不能外出务工,大棚种植产业不仅增加了这部分村民的收入,而且还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如今全村共有个育苗大棚,面积达亩。 双方要“再踩一脚油门” 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接下来,黄江镇和彝良县将依托联席会议制度,不遗余力推动扶贫项目落地见效。双方将在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劳务输出协作等方面“再补一下短板”,进一步深化协作。 黄江镇将协调组织农业企业或其他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企业赴彝良开展农业合作和产销对接,探索建立彝良优质农产品供莞销售便捷渠道。同时,完善黄江、彝良劳动力资源数据共享交换等机制,努力扩大劳务输出数量规模;充分发挥彝良驻黄江劳动服务站作用,为彝良籍员工到黄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在巩固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叶锦锐希望双方“再踩一脚油门”,让扶贫协作跑出更快的加速度。接下来,黄江将进一步深化“1+N”对接协作,加大财政支援力度,突出对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争取让彝良的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争取让彝良的脱贫产业稳根固基。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葛宇飞通讯员黄江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童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5821.html |